圭峰塔和卢琦
admin
本文转自:泉州晚报 □陈振峰 外祖父家住峰尾诚平打银村。圭峰由于父亲常年出海,塔和所以小时候,卢琦我随着母亲住在外祖父家。圭峰外祖父在我很小的塔和时候就过世了,关于他的卢琦记忆很多是从母亲和舅舅们讲述中拼凑起来的,但是圭峰有一件事,我却记得十分清晰。塔和 外祖父重病时,卢琦卧床的圭峰他给了我五角钱,让我去买浮粿。塔和等我吃了浮粿,卢琦开开心心地回家时,圭峰却看见母亲和舅舅们都跪在床前号啕大哭,塔和那时候我才五岁,卢琦或者更小。外祖父的墓就在圭峰塔附近,我送别他的时候,应该是我第一次见到圭峰塔,但现在想来已没有任何印象。 因此,让我想起打银村著名的外孙蔡襄和他的外祖父卢仁。卢氏宗祠和外祖父的老房子离得很近,走过隘门,穿过狭长的光滑的石板路,拐个弯,走到尽头就是卢氏宗祠。那时,我还不知道卢氏一门的显赫。卢仁既是蔡襄的外祖父,也是他的开蒙恩师,虎岩山就有蔡襄读书处,并题写“伏虎胜境”。外祖父是一个“舵公”,他没有教过我读书识字,但他教会我“爱”与面对死亡的淡定从容、坚毅顽强,这也是40年后,我从父亲身上感受到的力量。 蔡襄一定不知道300年后的卢琦,而卢琦一定知道300年前的蔡襄,但卢琦似乎没有表现出对这个前朝亲戚的崇拜,作为元末闽中四大名士之一,卢琦更推崇唐中期的韩愈。就像虎岩山有蔡襄读书处,圭峰塔也是卢琦读书的地方。 圭峰塔因圭峰石而得名,名士卢琦修习于此,取号卢圭峰,著有《奎峰文集》10卷、《诗集》12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,《元史》之“良吏传”中将其誉为元代十八良吏之一。如今圭峰石早已毁没,不见踪迹,卢子任命未至而殁,墓葬于龟鳖山(今峰尾镇奎璧村)。唯有圭峰塔历尽七百年风雨飘摇,坍塌重建,仍䇄立于邹鲁之滨,唯有《圭峰文集》《诗集》,以其意境澹远,映衬着圭峰塔上“作东南巨镇,起海国文明”传颂至今。 站在塔背后,前面是塔,更远的地方是蔚蓝的天空,塔好像嵌入蓝色的幕布,凛凛然,自立于天地。行至塔前,海赫然于眼前。远方潮水翻滚,似万马奔腾,见其影,似闻其声。少顷,海天相接处,一条鲜红的弧线从海平面缓缓升起,周围的云彩也慢慢变红,慢慢向四处扩散。然后,那条弧线跳出海面,一轮红日从海里喷薄而出,悬挂在云层之中,光芒四射,层层云海也被染得通红,波光粼粼。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在圭峰塔上,圭峰塔仿佛镀上了金箔,闪耀着金色的光芒,此刻,更显得圣洁。古城之精神、之灵魂镶刻于圭峰塔上,面朝大海,阳之所向,风摧之,光沐之,岁月闪烁其华。不必考证“国”之实义,不必锱铢“文明”与“文化”之别,仅此雄宏气魄,仅此高瞻远瞩,可比乎? 站在卢琦读书的地方,望着海想到卢琦。700年前,卢琦也是这么遥望着远方的海,浩荡的海水,波澜壮阔。他心里想什么?忧思社稷庙堂,忧愁黎民百姓。相传卢琦小时候,每当夜月初升之际,圭峰石的倒影便会映入书斋。他的母亲指着圭峰石说道:“儿乎!儿乎!当效此石为一方之保障。”卢琦终其一生,不忘母亲教诲,以圭峰石为榜样,守护一方百姓,深得民众爱戴,百姓立庙设生祠奉祀,勒石于郊颂德。 家乡的百姓以海为伴,向海而生,锻造坚毅顽强的精神,淡定从容的品格,既有心怀天下、济困苍生的情怀,又有东南巨镇、海国文明的胸襟。家乡有塔,家乡有卢琦,一塔一人,守护千年圭峰。
原文链接:http://umqlq.ecompcon.com/news/41e05599903.html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科技创新引领曲靖农业高质量发展
- 两大交易所铝库存双双下滑 伦铝库存再刷逾二十一年新低
- 逾六成光伏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向好
- 小米公布自动驾驶相关专利,可实现“自动超车”
- 君山区:大棚里孕育早稻丰收“好苗头”
- 【育儿问答】新生儿又吐奶又咳嗽怎么办?
- 恭王府博物馆6月11日起恢复开放
- 国家卫健委:提高患者到院30分钟内就诊率
- 科技创新引领曲靖农业高质量发展
- 高通CEO:高通将在PC领域击败苹果M2芯片
- 21社论:中国制造业应抓住升级窗口期,进一步强化管理创新与人才建设
- 幼儿识字APP弹出广告是“同城交友,寂寞可约”?学习类软件亟待加强监管整治!
- 用“人民币”做创意商品或涉嫌违法
-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·席勒:预言的自我实现可能推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
- 俄驻美大使:美国情报机构试图促使俄记者与其合作
- 张桂梅连续12年给学生送考
- 什川镇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春耕春播
- 天津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
- 浴室门自爆女子全身多处被扎玻璃,开发商:表示同情
- 北京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发布,受疫情影响单位可申请缓缴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